提升式干燥攪拌機通常由垂直安裝的主軸、多層攪拌葉片(或螺旋帶)、底部進料口、頂部出料裝置以及加熱/冷卻系統組成。啟動后,電機驅動主軸高速旋轉,帶動附著在軸上的攪拌部件做復合運動——既包括徑向的拋灑動作,又具備軸向的提升功能。這種雙重作用使物料形成“瀑布式”循環:底層物料被鏟起并向上方拋送,到達頂端后因重力自然下落,形成連續不斷的動態流轉路徑。
在物料循環過程中,設備內置的夾套或盤管會通入蒸汽、導熱油等熱源介質,對筒體內壁進行間接加熱。當潮濕顆粒隨氣流上升時,表面積增大加速水分蒸發;而回落階段則進一步接觸高溫表面完成深度脫水。部分型號還配備真空系統,可降低沸點以實現低溫烘干,尤其適合熱敏性原料的處理。
通過調節轉速和葉片角度,能夠準確控制物料在各區域的滯留時長。例如,延長高溫區的暴露時間可強化干燥效果,縮短低溫區的過渡以避免過度能耗。這種動態調控能力確保了不同特性物料均能獲得理想處理效果。
提升式干燥攪拌機的測定步驟:
1.準備工作
-設備檢查:在使用前,需檢查設備的外觀是否有損壞,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,特別是攪拌裝置、傳動系統等關鍵部件。確保電氣線路正常,無短路或斷路現象。
-物料準備:根據實驗或生產需求,準確稱取一定量的待干燥物料,并記錄其初始狀態,如含水量、粒度分布等參數。
2.安裝與調試
-安裝位置選擇:選擇一個平穩的工作臺面放置設備,保證設備水平度符合要求,以減少運行中的振動和噪音。若有必要,可以使用水平儀進行校準。
-調試運行:開啟設備后,先進行空載試運行,觀察攪拌頭的轉動方向是否正確,速度是否穩定,以及是否有異常聲響或振動。然后逐漸加入少量物料進行帶載調試,進一步調整攪拌速度、干燥溫度等參數至最佳狀態。
3.參數設置與采樣測試
-設定參數:依據物料特性(如含水量、粘度、粒度等)和工藝要求,合理設置干燥溫度、攪拌速度、干燥時間等關鍵參數。例如,對于高粘度物料,可能需要適當提高攪拌速度和強度;而對于熱敏性物料,則要嚴格控制干燥溫度。
-定時采樣:在干燥過程中,按照預定的時間間隔從設備中取出少量樣品,測量其含水量或其他相關指標,以監測干燥進程。可以使用專業的檢測儀器,如水分測定儀等,確保數據的準確性。
4.數據記錄與分析
-詳細記錄:在整個測定過程中,要詳細記錄各個階段的參數變化和采樣結果,包括時間、溫度、攪拌速度、物料含水量等信息。這些數據將為后續的分析和優化提供依據。
-結果評估: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曲線圖或表格,分析干燥速率、能耗情況以及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指標。通過對比不同條件下的實驗結果,找出最佳的工藝參數組合。
5.重復驗證: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,應多次重復上述測定步驟,每次改變一個變量,其他條件保持不變,從而確定該變量對干燥效果的影響規律。得到一組穩定的、可重復的最佳工藝參數。